癌症希望基金會了解罹癌後可能的恐慌與各式擔憂,除了本會提供的相關衛教手冊,也向各界募集癌症相關書籍供癌友、家屬閱讀。歡迎至各區希望小站借閱,進一步詢問可電洽 0809-010-580。
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吳永志
健康
這本書不單是理論,也是抗癌醫師吳永志的自療歷程。他30歲時罹患肺癌三期,連主治醫師都束手無策;他身為醫師,藉著獨特的保健飲食法,抗癌重生!吳永志推薦24道蔬果汁,因為,健康的關鍵就來自於蔬果、種子中的植物生化素。吳永志的養生寶貴經驗,教你自己改善體質、改善飲食、改善生活,用簡單的蔬果汁,掌握健康!
不過,吳永志也提醒讀友,醫療科技與日具進,蔬果飲食法也不見得適合每一個人,尤其是癌症病人一定要諮詢過專業醫療團隊的意見,不建議貿然採行蔬果飲食療法。
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吳永志
健康
給癌症家屬的第一本書:從家屬角度所記錄的癌症治療體驗筆記
埴輪君子
心情分享
本書以作者父親罹患食道癌為寫書緣起,以一個病患家屬的身分詳細將父親發現罹患癌症、開刀、住院、進行治療、後續保養的歷程集結成冊,看似冷靜的文字其實蘊含點點滴滴的擔憂與關懷。作者長期在雜誌撰寫健康專欄,自身也曾經歷病痛,深知患者的需求。本書從作者照護罹癌父親的經驗出發,針對病患照顧者常有的迷惘和問題,分享個人寶貴的經驗。唯有堅強理智的照顧者,才能讓病患安心養病。本書希望可以給這些病患家屬最有力的支持與幫助。
書中清楚條列每一個環節該注意的事項,確保讀者可在第一時間快速確認自身狀況,在最短時間內做出最好的應對。每個章節中所列舉的事項,最後都會附上一句重點提醒,幫助病患家屬在不同情況時能有理想的處理措施。
全書分為五大章節:
第一章:親人罹病,醫院的選擇
第二章:家人的心情調適與照護時間分配
第三章:化療時期住院生活照料
第四章:代替醫療的找尋與實驗
第五章:手術前後的相關注意事項
給癌症家屬的第一本書:從家屬角度所記錄的癌症治療體驗筆記
埴輪君子
心情分享
癌症學校教我的事
林虹汝
心情分享
作者林虹汝是癌症希望基金會08愛俱樂部的淋巴癌病友,這位七年級女生,已經歷兩次抗癌成功的生命課程。
「就遇到了,不然妳要怎樣!」當周遭朋友正享受青春生命的時候,她長達十年的抗癌人生看似脫序,也意外的編寫了這本不同的「人生故事」;因為生病,她一步步更清楚認知人生的方向與夢想。或許有點曲折,至少,還能用夢想彌補生病的遺憾,繼續編寫屬於自己的生命劇本。
虹汝經歷的每堂抗癌程課程,最後皆有姚明醫師的「健康講堂」,提供淋巴癌診斷、檢查、治療的專業醫療建議。
2010開春傳來好消息,虹汝要回紐約第三度挑戰未竟的學位。疾病的康復,除了身體各項機能恢復正常,也包含恢復社會功能。回紐約唸書,就是回到正常生活、回到人群,關心自己,但不被過往的病史羈絆。當身、心、靈皆恢復正常,就是真正的康復。
祝福虹汝,也祝福所有抗癌路上的朋友!
癌症學校教我的事
林虹汝
心情分享
去你的癌症
克莉斯‧卡爾
心情分享
《去你的癌症》作者克莉斯‧卡爾在正逢「31資深美少女」的大好時光當中,於2003年的西洋情人節得到了癌症第四期!這個天大的衝擊。克莉斯跟我們所有人的反應一樣:這樣的病「應該是不認識的陌生人,是報章雜誌裡報導的人,不應該是我們認識、深愛的人,更不應該是自己(得到)。」但殘酷的現實說:「是,就是你!」
誰說得了癌症就是人比黃花瘦的憔悴紙片人?克莉斯‧卡爾絕對會趕緊打破這樣的死腦筋,避免這個恐怖思想傳染出去。克莉斯從他得知已經癌症末期開始,記錄下了他的治療旅程,他用自己現在穩定的病情與發病後反而尋找到的幸福婚姻證明癌症過來人也可以改頭換面,活得快樂積極!
去你的癌症
克莉斯‧卡爾
心情分享
罹癌母親給的七堂課─當精神科醫師變成病人家屬
吳佳璇
心情分享
作者是一位精神科醫生,同時也是一位癌症病人家屬。儘管醫療知識和資源比一般人豐富,但是她所經歷的心情轉折和常人沒什麼不同;所以,她希望將自己的經驗,以專業和同理心提供給更多的病友和家屬參考。
本書以日誌體呈現「檢查」、「診斷」、「手術」、「出院」、「化療」、「追蹤治療」、「意外行程」等陪母親抗癌的七個階段,做為陪伴癌症病患及家屬的心理適應know how手冊!
■對腫瘤患者的提醒
有效的調適:尋求情緒支持、面對問題、搜尋資訊、保持正向的態度、保持戰鬥精神、尋求宗教支持等。
無益的調適:情緒化、逃避、無望、無助的態度、自責、否認,只有是讓情緒更不好。
罹癌母親給的七堂課─當精神科醫師變成病人家屬
吳佳璇
心情分享
癌症止步 ~ 美國癌症研究院
作者:美國癌症研究院 譯者:馬雨沛 審定:王正旭
健康
本書是美國研究院將1997年發表的<食物營養與預防癌症:全球報告觀點>重新編輯成適合一般民眾閱讀和癌症預防的參考書籍,說明透過簡單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和飲食調整等令「癌症止步」,並建構讀者對於癌症及其發生因素有正確的認知觀念。
本書分成四個部分,依不同章節內容重點做以下簡略的介紹。第一部分是癌症概論:第一章在破除大眾對於癌症的迷思,第二章是癌症發生的概述,第三章談及癌症、飲食和營養的關聯;第二部分講述如何在生活拒絕癌症:第四章說明生活型態與癌症的關聯,第五章說明癌症與運動的關聯,第六章則是論述癌症和能量;第三部分講述癌症和營養的關係:第七章描述生活中該如何吃才符合健康,第八章教導每人每天所需能量的計算以及和健康的關聯等,第九章介紹營養的食物,蔬果的處理以及各類營養素在癌症發生阻止上扮演何種角色,第十章提到素食與防範癌症發生上扮演什麼角色,第十一章則是美國癌症研究院對於有關預防癌症的建議;第四部份則是結合營養和生活,提供各式有益健康的簡單食譜。
癌症止步 ~ 美國癌症研究院
作者:美國癌症研究院 譯者:馬雨沛 審定:王正旭
健康
求醫不如求己
中里巴人(鄭幅中)
健康
一位堪稱隱士的醫者,中里巴人於自己的布落格上「求醫不如求己」懸壺濟世,爾後將自身醫論經驗與讀者的互動,集結成一本中醫健康養生秘笈,《求醫不如求己》強調自我保健的良好生活方式,每個人都能輕鬆做到,因為每個人都是自己身體的治療師。
作者將簡易實用的中醫疾病治療方法與道家養生功法運用到生活中,書中所介紹的養生保健和經絡、穴位按摩的方法,不僅實用、簡單易行而且功效顯著。
《人體使用手冊》作者吳清忠先生的大力推薦鄭幅中:「在中國,您是我欽佩的第一醫。」
求醫不如求己
中里巴人(鄭幅中)
健康
大鼻的抗癌日記
圖文作者/趙大鼻
心情分享
.「用樂觀增強免疫力!用幽默笑死癌細胞!」
.七年級的美鼻男,化悲憤為搞笑!
.嘔心瀝血、空前絕後…史上最感人又最爆笑的住院日誌!
.名歌手林志炫、名主播靳秀麗、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理事長王正旭醫師、大鼻主治大夫謝安臺醫師…感動推薦!
.本書榮獲教育部95年度「徵選生命教育優良出版品」佳作!
「自從知道自己得到癌症,隔天一醒來就開始寫這本日記,一直寫、一直寫,希望可以留下些什麼,還故意寫得很好笑、很看得開,希望家人看了可以不那麼傷心和擔心,可是在寫的時候,卻是一邊寫,一邊在掉淚…」
一個廿三歲、熱情開朗的陽光男孩,突然發現罹患淋巴癌住院接受化療;面對完全逆轉的人生,他強忍著化療的痛楚和內心的惶恐,「化悲憤為搞笑」,苦中作樂搏命演出,用詼諧的文字、照片及一幅幅捧腹逗趣的插圖,忠實紀錄整個抗癌的療程及心情的起落,淚水伴隨著笑聲,成就了「史上最感人又最爆笑」的住院日誌。「用樂觀增強免疫力,用幽默笑死癌細胞!」在親情、愛情和友情不離不棄地真情相挺下,終於戰勝差點讓他人生變黑白的病魔!…
大鼻的抗癌日記
圖文作者/趙大鼻
心情分享
尋找沒有傷害的藥─功能性益生菌專家許清祥的行醫筆記
許清祥
健康
天底下沒有不生病的人,很多人吃藥吃到恐慌,擔心副作用伴隨而來,常用乞求的口吻問:「醫生,這樣吃藥要吃到什麼時候?」、「有沒有可以替代藥物的療法?」
身為一個醫生,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是我責無旁貸的使命。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斯曾經訓誡他的門生:「首先,不要造成傷害,其次,尊重自然的痊癒力量。」因此在我大半的醫學研究生涯,我都在尋找一種對人體沒有傷害的藥,能夠激發人體的自癒能力,有效治療疾病,又不會產生不良的副作用。——摘自本書〈前言〉
本書是被日本人喻為「Dr. Probiotics」(益生菌先生)的許清祥醫師,行醫二十年的最新經典力作。許醫師透過這本書,聚焦在中西醫的整合,中醫現代化以及尋找天然無傷害的治療藥物。
西方醫學使用的化學藥物,由於必須經過肝腎代謝,多少會對肝腎造成負擔,常引起疑慮。多年來許清祥醫師一直希望尋找一種沒有天然沒有傷害的藥物,使醫生或病人在治療時減輕身體與心理的負擔。經過多年的探尋,許醫師提出功能性益生菌的概念,這種有生命的藥,能夠直接與我們的免疫系統互動,有效調節生理功能,同時又不會進入人體血液中,引起副作用。經過長期的臨床觀察,效果讓病患及醫生都感到滿意。這種「益生菌療法」引起國際醫學界的矚目與肯定,在台灣也有很多人經由此種療法,擺脫化學藥物的長期困擾,重新開啟美好的人生與生命品質,提供了社會大眾另一種選擇。
尋找沒有傷害的藥─功能性益生菌專家許清祥的行醫筆記
許清祥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