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新知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健保不是吃到飽,資源用盡急重症不保
    全民健康保險制度自1995年實施至今已經22年了,除了協助提升平均壽命2.4歲,也讓許多民眾免於因病而貧或因貧而不敢就醫的窘境,更被蔚為世界奇蹟,搬到世界舞台上無不被醫療先進國稱讚。2016年底由健保署公布的滿意度調查,顯示民眾滿意度高達83.1%,但也卻不時聽聞「血汗醫護人員」、「健保可能破產」等說法,到底這麼高度讚揚及滿意度的背後隱晦了什麼我們需要關心的事實?
 
    據健保署統計,2016年健保醫療支出約為5,933億元,從全民健保上路以來金額已經成長了2.4倍之多。乍看之下金額很大,事實上僅佔全國GDP(國內生產總額)約3.2%,但卻保障了99.7%國民的基本就醫權益,不論是看牙醫、中醫還是西醫等大大小小的病通通有給付。
 
    這筆費用支付範圍包含藥費、檢查費,以及醫事人員的薪資等。現在健保核算制度是以點值來計算,在保障藥費1點1元而健保總額又不能增加(控制總額)的情況下,只能仰賴壓縮醫事人員的醫事服務費來保持總額平衡,導致醫事人員的服務費有的1點是0.9元,有的還只有0.87元。點值被稀釋了,醫事人員就會被醫院要求增加服務量(就是俗稱的衝量)來達到預定收入,無形中增加了醫事人員的工作量。因此,當健保總額被限定下,不難理解為什麼醫療機構和醫事人員不樂見提高各類新藥的給付額度。
 
    「給陽春麵的錢,卻享受牛肉麵」是醫界對健保支付制度的戲稱,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民眾自己只負擔健保費的30%,雇主負擔60%,政府則負擔10%。另外像是菸品健康捐、公益彩券回饋金也撥了一些錢給健保用。換句話說,民眾只要出3元,就可以享受10元的保障。或許有些民眾會認為繳了錢為什麼不能享有各種醫療給付?但是冷靜想想,若是什麼給付都不想捨棄的話,未來遇到如癌症等重症需要健保支付新藥時,健保不見得有那麼多資源。平時大家若能節用輕症時的醫療資源,來日當你需要大量醫療費用時,健保才能提供穩固的經濟後盾。這是保險的原理,也是全民健保最大的價值。
 
    珍惜健保資源不能只是口號,而是應該改變觀念、身體力行去支持。本會於2017年4月中曾調查民眾對於取消普拿疼、維骨力等指示藥給付的看法,支持與反對的民眾各半。其實自健保實施以來就明定指示藥並不在給付範圍內,卻持續22年未能依法執行。諸如此類,不當使用健保的事例,導致有些能救治癌症的新藥遲遲無法納入健保給付,可貴的生命也就在時程延宕中折損。我們真誠期待全民能真正力行樽節健保資源,才有可能讓健保發揮最大價值。
 
<--
0809-010-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