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健保署統計,在105年健保總支出5,953億元中,藥費占比超過四分之一,約為1,609億元。不過,根據統計,每年卻有約四分之一的藥是被丟棄或回收,換言之,相當於每年約有400億元的健保費付諸流水。而這400億元的藥費虛擲在哪?統計顯示,回收藥品的前幾名分別是三高藥(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胃藥、感冒藥。
三高藥通常都是連續處方箋,讓有慢性病的民眾可以免於生命隨時受到威脅,也是慢性病患者控制疾病的必要之藥,若遵循醫囑並按照療程按時吃藥,照理說並不會有被廢棄回收的藥物,但有些患者可能因為自覺病情轉好而自行停藥,沒吃完的藥就放著或全數回收,但在未按時吃藥的情況下,可能又發生身體不適而再去就醫,並重新領藥,如此又造成了二次健保資源的浪費。
由於三高藥物大部分都已在健保給付範圍內,因此患者領藥時不需負擔額外的藥費,也可能因此容易造成藥物資源浪費的情況,但其實提供免費領藥的社區藥局,在患者領藥之後,都會向健保署申請藥費,而這些藥費其實是由民眾每個月的口袋裡面所掏出的健保費來支付,換句話說,大家浪費的可能是自己的辛苦錢。
另外兩種數量龐大的回收藥品「胃藥」、「感冒藥」,皆屬於指示藥。其實根據全民健康保險法第51條規定,指示藥不在健保給付範圍內,但全民健保開辦初期,為考量醫師看診及民眾就醫習慣,經衛生署(現為衛生福利部)核准,同意暫予給付原公、勞保給付的指示藥品項,除了不得再擴增收載項目外,並應逐步縮減指示藥之給付範圍。然而,根據健保署資料,105年健保給付指示藥仍高達17億元。
試想,若取消以健保給付指示藥,除了回歸健保法規定外,更因為指示藥安全性較高,民眾可自行至藥局經藥師指導後購買使用,亦向藥師諮詢服藥須知,建立正確使用藥品及自我照護之觀念。對民眾而言要收回給付會改變民眾長年以來的習慣,但回歸健保法取消由健保給付指示藥,長遠來看並不會損抑民眾的權益,反而更能促進健保保障民眾免受如癌症等重大傷病的威脅。
無論是必須使用的三高藥,或是可自行諮詢社區藥師購買的感冒藥、胃藥,民眾都應珍惜健保資源,每一分健保費都十分珍貴,當用則用不浪費、該省則省不亂花,健保才有資源可以用來給付如癌症等救命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