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6日/癌症希望基金會】
癌症步步進逼 新藥給付不能等
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交癌藥納保4藥方 新藥不再等不到
政府、民間團體、企業、民眾攜手相挺 癌症非絕症
在台灣,每5分6秒就有一人罹癌註1,當癌症發生速度、新增罹癌人數雙雙破紀錄成趨勢,「新藥昂貴」卻讓抗癌陷苦戰!故為增加癌友康復機會,讓癌藥不再可望而不可及,癌症希望基金會公布2017「新藥納健保」民調結果,並提出「台灣癌藥可近性政策建言書」,期以增加健保財源、改善給付內容、採用共同負擔及創新商保規劃呼籲全民相挺,讓癌藥等的到、用的到,讓癌友在無後顧之憂的及時治療下活的久、活的好!
癌藥好遠!面對昂貴新藥,近5成民眾不願自費,逾6成是因為沒有錢!
調查發現,國內44.9%民眾不願自費使用新藥,其中有65%是因為沒有錢!面對新藥費用左右民眾使用意願,但健保給付卻因財務吃緊導致新藥納保耗時,甚至無法納保困境,和信醫院藥學進階教育中心主任陳昭姿指出,健保包山包海的給付內容及費用支出僅佔GDP3.2%是關鍵,而增加健保財源、檢討給付內容、部分共同負擔成癌藥納保須解決的優先課題。
重病先救!6成2民眾認為健保新藥給付應以嚴重程度為優先
因應有限的健保資源,民眾認為健保新藥給付的優先順序分別依序為:治療疾病的嚴重程度(如癌症)、治療效果、改善病人生活品質、價格合理性、需要新藥的病人數量,其中嚴重程度及治療效果都過6成,由此可知,民眾對於健保新藥給付必須先以照顧癌症這類重病者的爭議不大。
共體時艱!6成7民眾贊成提高健保保費,過半贊成藥費部分負擔調漲,近8成更願意共同負擔高單價癌藥
目前新藥納入健保給付比率只有55%,癌症新藥更只有49%,調查顯示,67%民眾願意每月多繳50元健保費,56%民眾贊成提高門診藥費部分負擔上限(目前最高是200元),讓健保能在充足經費下納入更多新藥,對於昂貴的治癌新藥(如免疫治療的藥物),77%民眾更贊成健保及病友共同負擔,並以病人負擔20%比率最高,可見增加健保財源,全民共同承擔讓新藥加快納保比率、讓病患及時治癒已是共識。
保障不夠!因應癌症治療趨勢,即便已有醫療險,但66%民眾仍表示不足
隨著醫療技術的精進,即使民眾商業投保觀念已成風氣,但66%民眾仍認為自己購買的保單不能在罹癌時獲得足夠保障,尤其是當新藥健保不給付時,除了建議民眾規劃適當的醫療保單外,保險公司亦必須因應治療新趨勢重新設計醫療保單可以支付癌症門診治療的費用,包括口服癌藥。癌症新藥昂貴如果健保及商保都能分擔部分,這樣民眾的負擔就可以大幅減輕。
癌症大敵當前,新藥給付不能等!全民相挺,癌藥不會等不到、用不到
根據調查結果,在健保財務困難下,民眾不僅有重病者先救的觀念,更願意以提高保費、部分藥費調漲、共同負擔及商業投保等方式共體時艱,因此,在癌症步步相逼,危及全民健康時註2,癌症希望基金會特公布民調,並以民調為基礎,提出「台灣癌藥可近性政策建言書」,不僅呼籲全民重視,更希望政府聽到民意,不讓癌症輕易剝奪生命!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隨著人口老化、生活環境與習慣的改變,罹癌速度及人數的增加是未來無法避免的趨勢,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我們應關注的並非發生率,而是當民眾罹癌時,能在有藥醫及維持良好生活品質下,無後顧之憂地積極治療。
癌藥真的很近! 「台灣癌藥可近性政策建言書」獻良方
礙於健保保費與給付制度失靈,難提升癌症新藥通過健保給付審查比率;商業保險又因無法符合治療趨勢而無法發揮效益,故為增加癌友康復機會,讓癌藥不再可望而不可及,癌症希望基金會特以增加健保財源、改善給付內容、採用共同負擔及創新商保規劃為內容,提交政府「台灣癌藥可近性政策建言書」,期盼政府、民間團體、企業、民眾共同攜手努力!
註1: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3年癌登報告。
註2: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3年癌登報告,癌症發生人數為103,147人, 相較9年前68,907人,有近5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