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新知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關鍵字
類別 子宮內膜癌 友善就業 多發性骨髓瘤 骨肉瘤 腎臟癌 飲食 新冠肺炎 腦瘤 精準醫療 鼻咽癌 頭頸癌 癌症保險 癌症新藥普及 癌症照護 喉癌 癌症防治 大腸癌 肺癌 膀胱癌 肝癌 乳癌 卵巢癌 淋巴癌 口腔癌 攝護腺癌 胃癌 甲狀腺癌 皮膚癌 食道癌 胰臟癌 子宮頸癌 血癌 神經內分泌腫瘤 其他
胃癌做了胃切手術,得怎麼吃 從此只能吃軟稠食物?! 【2018年12月10日/文:楊雅馨採訪諮詢:台大醫院營養部營養師賴聖如】前言:胃癌在台灣一直排名於十大癌症裡,它的發生率雖沒有大腸癌、肺癌、乳癌的數字來的令人不安,但是卻是所有的癌別中,最影響「吃」的。因為,截至目前為止,手術治療仍是唯一可能治癒胃癌的方法。 胃切手術後,胃的解剖構造必定受到改變,從術後第一天開始甚至到術後一年的這段時間,飲食方式必得有些調整,當然還..詳全文
癌症防治判斷醫學資訊真偽攻略 【2019年1月16日/作者:雙和醫院乳房外科譚家偉醫師】  我們的生活裡充斥著各式各樣的醫學資訊,但並非每則訊息都正確,有些資訊如果被誤用,反而會對健康造成危害。有鑑於此,考科藍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時也是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常務理事,雙和醫院乳房外科譚家偉醫師提供了以下攻略,希望能幫助民眾分辨醫學資訊的真偽,為健康把關。 在分析資訊的真假以前,民眾..詳全文
癌症新藥普及健康名人堂/收載癌藥 健保啟動部分負擔? 【2018年12月17日/聯合報/陳昭姿和信醫院藥學進階教育中心主任】從2013年二代健保開始,排除長期存在之舊有藥品,現因價格因素供貨困難或全球缺貨問題被列入特殊品項外,到2018年11月止,計49個全新成分的癌藥,向健保署提出申請給付,迄今只有24項收載生效,平均通過率為49%。這些癌症新藥從遞交申請到給付生效日,平均時間684天,中位數556天,如果加上食藥署新藥審查流程..詳全文
胰臟癌預防癌王「胰腺癌」 研究:少糖就對了 【2019年3月13日/健康醫療網/林怡亭】胰腺癌的關鍵原因是糖代謝異常!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李文華院士的研究團隊發現,避免攝取「高糖」可保護胰臟免於因代謝異常而造成損傷,降低罹患胰腺癌的風險。本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期刊《細胞代謝》(CellMetabolism)。 癌中之癌預防勝於治療有「癌中之癌」之稱的「胰腺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通常八成病患經確診後..詳全文
胰臟癌最後一哩路 胰臟癌患者爭取活得有品質 【2019年1月21日/安寧居家護理師陳月蓉口述/癌症希望基金會整理】胰臟癌發展到最後,病患可能面臨腸胃道方面種種問題、或是膽管阻塞、黃疸等症狀,都可能造成患者意識不清、食慾不振,令人難耐的疼痛更不在話下。眼見人生旅程即將走向終點,面對疾病本身可能帶來的各種痛苦,患者願意接受的治療有哪些?理想中的生命終點又是如何?1月6日正式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將善終的..詳全文
飲食當心!滷味愈「入味」愈危險? 專家警告:吃多恐致癌 【2019年2月12日/TVBS/編輯談雍雍】方便且配料多樣化的加熱滷味,加把青菜更能均衡一下,是不少人午餐或晚餐的選擇!甚至有人認為滷味比鹹酥雞、燒烤似乎比較不油膩,是相對較健康的食物,但這可是大錯特錯!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孫璐西表示,反覆加熱的滷鍋會生成大量的膽固醇氧化產物、一級致癌物也會藏在陳年老滷中。同時提醒民眾,滷味千萬不能常當正餐吃。 不少民眾都認為..詳全文
癌症防治衛生福利部公布105年癌症發生資料 大腸癌標準發生率連2年下降 乳癌口腔癌持平 篩檢立功 【2018年12月27日/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大腸癌標準發生率連2年下降乳癌口腔癌持平篩檢立功 癌症時鐘較104年再快轉2秒全癌標準化發生率下降  依據105年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0萬5,832人,較104年增加676人,癌症時鐘又快轉2秒,平均每4分鐘58秒就有1人罹癌。因為人口老化快速及不健康生活型態,癌症發生人數預料仍將..詳全文
其他細胞療法的可行性 【2019年1月10日/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專任主治醫師謝政毅】 細胞治療或稱再生醫療,廣義是從軟骨、皮膚、間質細胞、到幹細胞種種產品運用包羅萬象,而本文所論強調在癌症治療。 緣起:一、多國已如火如荼進行研究並通過多種細胞治療產品,如歐盟(10種)、美國(16種)、加拿大(1種)、亞洲的紐西蘭(2種)、澳洲(2種)、日本(4種)、韓國(16種)、新..詳全文
飲食維持體重 癌症治療不打折 【2019年1月17日/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曾有一名鼻咽癌病患因為不信賴常規醫療,企圖透過飢餓療法改變體質,控制癌症。結果在短時間內體重驟降了10%,產生癌症惡病質,後來在醫護人員衛教下,接受常規醫療,並透過藥品改善體質及食慾,才逐漸恢復體重及體力,原本要透過輪椅才能行動,現在活動力大幅好轉,甚至與往常無異。 癌症時鐘快轉勿信飢餓療法 維持體重癌症治療不打..詳全文
癌症防治癌症雖然可怕,但更恐怖的卻是死亡率超過4成的感染! 【2018年11月27日/HEHO/陳亦云】相信一般人都是聞癌色變,在確診後的癌症病患都會採取包括手術、化療、放療或是標靶與免疫療法等方式對抗癌症,很多癌症在治療後的5年存活期比例都不差,像是甲狀腺癌患者的10年存活率更是超過9成,但造成癌症病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則是「感染」,根據臨床統計,感染是造成40-65%癌症病患死亡的原因。 癌症病患因白血球減少或使用藥物而易..詳全文
<--
0809-010-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