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後運動處方 有動「5」保庇!
運動可以降低癌症治療後的中長期副作用,如疲憊、淋巴水腫、改善睡眠、降低焦慮憂鬱及降低復發風險,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CS )也建議將「運動處方」納入癌後治療重要的部分。
癌症希望基金會與立法委員 王正旭醫師 合作,聯合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謝政毅醫師、NSCA美國體能協會官方講師 林冠廷、物理治療師 林昭印及高姓病友共同呼籲癌後康復階段中的「癌後運動」與「癌後追蹤」兩者應該同樣受到重視,希望政府也能在癌友運動政策上「超前部署」,整合醫院與社區的資源,確保癌症病友在康復過程中得到全方位的支持,讓癌友活得久、而且活得好。國民健康署也回應運動及社區資源整合的重要性。
癌症希望基金會深深了解癌後運動的重要,自2022年起即與林冠廷講師合作,規劃為期三個月共12堂的『癌後運動處方』課程,迄今參與『癌後運動處方』癌友累計已20梯次,課程內容包括不同肌群與反應力的訓練,讓癌友能循序漸進強化體力。從課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藉由癌後運動處方,課後維持運動習慣的比例高達85%,疲憊程度與整體生活品質透過相關量表均顯示獲得改善。未來,基金會也會持續開辦「癌後運動處方」專班,讓全台各縣市癌友能有機會透過專業教練的指導,以常訓代替長照,讓身體能力更上層樓。
並且為了讓更多癌友可以安心運動,特別推出「癌後運動處方」訓練教練認證課程,培育出首批18位專業運動教練,並將教練名單置於【台灣癌症資源網】,讓想要有效運動的癌友能夠放心找、安心訓練。並且同步推出線上【希望健身房】,使癌友們可保有良好的運動習慣,持續跟著專業的訓練團隊進行康復運動。
【癌後運動處方】癌症訓練教練資料庫
【線上訓練】希望健身房
「癌後運動處方」課程請洽癌症希望基金會,免費諮詢專線0809-010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