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給付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健保給付
病友團體參與全民健保運作之權與能
 
二代健保的核心改革之一是擴大民眾參與,在全民健康保險法第41條裡更明文規定「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由保險人與相關機關、專家學者、被保險人、
雇主、保險醫事服務提供者等代表共同擬訂,並得邀請藥物提供者及相關
專家、病友等團體代表表示意見,報主管機關核定發布。」
 
終於在今年四月,健保署在官網上悄悄上線了一個「新藥及新醫材病人意見分享」網頁,期盼民眾能就疾病、治療經驗、使用新藥/新醫材治療及照顧病人的經驗提供分享。但有許多病友團體質疑此公告沒有提供任何通知機制,上網截止日期又很短,內容全是醫藥名詞,要讓真正的病患從知悉到提供意見,幾乎是不可能,因此許多病友團體的代表為病友發聲,希望能真正被重視,並爭取在新藥及新醫材擬定初期就能參與藥物給付共同擬定會議討論。
 
不是只有醫生得到經驗 病人也是自己的用藥專家
病友團體多由病人及病友家屬組成,他們因病相連而相聚,透過互助與交流在漫長治療過程中身心得到關懷與支持,進而加速走向康復之路。因為曾是病人或仍是病人,所以更能了解治療過程中病人的問題和需求,他們所擁有的罹病經驗,可以供醫師作學術研究,也可作為其他病人診療時的絕佳參考範本。事實上,在一段診療過程中,不是只有醫生得到經驗,病人也獲得了疾病經驗,所以病友和相關團體若能參與健保相關政策,將會有更多元更深層的思考方向。
 
網路分享平台沒宣導 效果有限
健保署透過新科技與社群網絡的方式蒐集病人與照顧者資訊的立意雖好,但如果沒有實際宣導也沒有邀請病友團體來學習使用,內容又多為醫學名詞,加深溝通隔閡,所以就算提供了意見交流平台,也會因為使用上不友善而作罷。而且”分享”這個字眼好像只是在抒發情感,令人質疑這些罹病經驗的分享是否真能作為決策的重要參考。
 
給予病團教育訓練  有效彙整更多病友聲音
值得一提的是,臺灣藥物經濟暨效果研究學會挺身而出,協助辦理相關教育課程,輔導病友團體蒐集和分析資料的能力,讓病友團體能更有效的為病人發聲。而這些經由大家努力蒐集回來的資訊又將如何歸納彙整,也希望健保署能透明化的來處理。
 
讓台灣政府引以為傲的全民健保醫療制度,若要提供更全面的健康照護品質,應多邀請各界參與,或是參考國外經驗,將病人使用新藥物之實證經驗,建立標準作業流程,納入健保給付之決策機制,若病友團體能直接參與將更具影響力,更能直接提升健保體制底下對病友的照顧。

全民健保當然全民參與,既然法律賦予了病友等團體代表表達意見的權利與管道,我們非常鼓勵病友和相關團體繼續強化表達與倡議的能力,並隨時瀏覽健保署官網的訊息,為爭取自己的權益而努力。

 
癌症新知
癌症新藥普及減少浪費、負擔公平、整合品質改革健保 提升健保肩負照護全民的品質   「健保的精神是需要的就該給,任何改革措施不能卸除健保該負的責任。」面對健保財務壓力及改革呼聲,衛生福利部社會保險司司長商東福秉持以理性和專業回應。     新醫療科技日新月異,但高昂的費用也造成健保財務壓力與日俱增,針對癌友團體提出許多新藥納健保卡關、給付條件過於嚴格等問題,商東福認為在現實層面確實遭遇一..詳全文
癌症新藥普及健保應取消給付指示藥 更多財源用於癌症新藥   根據全民健康保險法第51條規定,指示藥不在健保給付範圍內,故健保署自民國94年10月1日起第一階段取消指示藥中俗稱胃藥的制酸劑之健保給付,習慣服藥時添加胃藥的民眾負擔起了變化,不免有些怨言!但為什麼健保會取消指示藥呢?    我們先從什麼是「指示藥」談起。藥品除了針劑、口服、外抹的使用方法差別,你知道藥品其實跟電影..詳全文
癌症新藥普及提升癌藥可近之方案:謹慎用藥不浪費   根據健保署統計,在105年健保總支出5,953億元中,藥費占比超過四分之一,約為1,609億元。不過,根據統計,每年卻有約四分之一的藥是被丟棄或回收,換言之,相當於每年約有400億元的健保費付諸流水。而這400億元的藥費虛擲在哪?統計顯示,回收藥品的前幾名分別是三高藥(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胃藥、感冒藥。    ..詳全文
癌症新藥普及健保不是吃到飽,資源用盡急重症不保   全民健康保險制度自1995年實施至今已經22年了,除了協助提升平均壽命2.4歲,也讓許多民眾免於因病而貧或因貧而不敢就醫的窘境,更被蔚為世界奇蹟,搬到世界舞台上無不被醫療先進國稱讚。2016年底由健保署公布的滿意度調查,顯示民眾滿意度高達83.1%,但也卻不時聽聞「血汗醫護人員」、「健保可能破產」等說法,到底這麼高度讚揚及滿意度的背後隱晦了什麼我們需要關..詳全文
癌症新藥普及健保不失衡 才有新藥治癌症   隨著醫療科技的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癌症新藥相繼問世,得以提供病人新的治療契機,以期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然而高昂的新藥費用,患者只能望之卻步。   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2017年4月調查顯示,約4成民眾每月癌症藥物支出僅能負擔2萬元,相等於每年最多約能負擔24萬元。相對而言,目前癌症新藥費用每年約數十至上百萬元,對癌症患者與其家..詳全文
癌症新藥普及病友與新藥間遙不可及的距離   隨著醫療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醫師都會盡可能在確診癌症後,根據適應症給予患者標準治療,但總偶有出現「不可能的任務」,專精的醫療團隊即使費盡心神,也不一定能為較罕見或已接受過治療的末期癌患找到出路。剛獲適應症的新藥雖可以帶給病人一線希望,卻礙於沒有健保給付或沒有在台灣上市,病人往往負擔不起或來不及接受新藥治療。    上..詳全文
癌症新藥普及珍惜健保資源 共同創造有價值的醫療保障 【2017年08月14日/遠見雜誌/癌症希望基金會】  全民健康保險制度自1995年實施至今已經22年了,納保率已達99.9%,醫療院所特約率也高達93%,而由於健保制度的實施,讓民眾的就醫門檻下降,重大傷病者透過健保也能獲得良好的醫療照顧,二十多年來國人平均壽命亦提升2.4歲,讓許多民眾免於因病而貧或因貧而無法就醫的窘境。   ..詳全文
癌症新藥普及藥費好貴 癌症希望基金會呼籲健保、商保整合給付 【2017年6月19日/聯合報/李樹人】癌症時鐘越走越快,國內每年新增罹癌人數首度突破十萬大關,但因抗癌新藥納保耗時,眾多癌友「等不到、用不到」,癌症希望基金會調查發現,七成七民眾贊成以共同分擔藥費機制,提高新藥納保的速度,普遍能接受的比率為一成或兩成。新藥為病人帶來希望,但也帶來新難題,癌症希望基金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以及台灣諾華攜手舉辦「2017年癌症新藥更靠近、癌症新藥可..詳全文
癌症新藥普及前官員公開抗癌心聲:只要活得夠久,就有新藥延命 【2017年6月19日/聯合報/李樹人】曾任衛福部次長,且為血癌病友,現任國立陽明大學藥學系助理教授許銘能,在擔任「2017年癌症新藥更靠近、癌症新藥可近性論壇」引言人時,感觸良多,感謝食藥署快速核准癌症新藥,健保署給予給付,否則14年來一千多萬元藥費,他怎有能力負擔。許銘能首次公開自身抗癌歷程,他表示,確診罹患血癌時,心中一片空白,就像是被宣判死刑。當時心中最想問的是「可以活..詳全文
癌症新藥普及癌症治療最可怕的副作用 藥費付不起 【2017年6月19日/聯合報/羅真】癌症治療發展迅速,病患活著便有希望取得新藥延命。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柯博升指出,併用不同療法、讓病人活得更久更好是癌症治療趨勢,但癌症新藥費用昂貴,以免疫療法為例,一位患者的治療費用可能高達四千五百萬元,這已是個人也是國家面臨的難題。柯博升指出,標靶藥物和免疫療法開創癌症治療新紀元,但藥物造成經濟負擔,是所有國家面臨的難題。根據統計,..詳全文
癌症新藥普及癌症新藥給付需3至5年 專家呼籲健保保大不保小 【2017年6月19日/聯合報/李樹人】為何癌症新藥看得到,卻吃不到,讓不少癌友含怨而終?答案是台灣新藥納保障礙重重。調查發現,二代健保上路後,廠商申請日到納入保險生效,平均得花420天,癌症新藥更需782天,加上醫院採購等繁複行政程序,平均癌症新藥給付,需3至5年之久。健保署藥品專家諮詢小組委員及召集人、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定會議代表、和信醫院藥學進階教育中心主任陳昭..詳全文
癌症新藥普及癌症步步進逼 新藥給付不能等 【2017年5月16日/癌症希望基金會】癌症步步進逼 新藥給付不能等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交癌藥納保4藥方新藥不再等不到政府、民間團體、企業、民眾攜手相挺癌症非絕症 在台灣,每5分6秒就有一人罹癌註1,當癌症發生速度、新增罹癌人數雙雙破紀錄成趨勢,「新藥昂貴」卻讓抗癌陷苦戰!故為增加癌友康復機會,讓癌藥不再可望而不可及,癌症希望基金會公布2017「新藥納健保」民調..詳全文
癌症新藥普及原廠藥、學名藥 傻傻分不清楚 「醫生,請問我的藥是原廠藥還是學名藥?」相信癌友對這個問題一定不陌生,然而,提出這個問題的同時,您可能連這兩個名詞所代表的品項是什麼都沒有頭緒;醫生說明後,似懂非懂的您,最終也只能「聽醫生的話」。本文試著從讓您了解藥品名稱著手,淺談原廠藥及學名藥最基本的差異,以及您非知不可的資訊。原廠藥(Brand Drugs)是指藥廠首研發、生產出的藥品,一般在各國核准上市後會保有..詳全文
癌症新藥普及健保藥物審查 病友應有參與權利 【2016年12月21日/癌症希望基金會】當被醫師告知罹癌時,第一時間除了震驚心情難以平復外,另一個念頭則是擔心癌症治療的費用是不是可以承擔的起?其實癌症藥物從研發進入實驗階段到核准上市使用,絕非一蹴可及,需歷經漫長的過程。一但有新藥被證實可有效抑制腫瘤,醫師及病人則看到治療的契機,但高價的藥費卻並非每個癌症病人及家庭的經濟可承受的,讓治療選擇陷入兩難中。台灣的醫療因全民健保政..詳全文
癌症新藥普及邁向癌症精準醫療的臨床困境 【文/癌症希望基金會】癌症新藥昂貴,販夫走卒無力負擔「就像是一輛賓士」本會董事謝政毅醫師如此形容癌症新藥。不僅昂貴,相關檢驗也很貴,非販夫走卒所能負擔。這是一道難題,幾乎所有治療癌症的醫師都會遇上。這個藥物明明有效,可是很貴,健保不給付。病家也陷入兩難,傾家蕩產救到底勢必債留子孫,省下預算卻又會覺得愧對病患。當醫師跟病家討論治療計劃時,勢必會觸到醫療費用的能力極限,「如果對方面..詳全文
癌症新藥普及從英國大砍癌症用藥給付談起 【文/癌症希望基金會學術委員/周志銘醫師】---這是遲早要來的事,大部分國家都難以倖免---就在台灣腫瘤界慶幸健保署自9月起開放數種抗癌新標靶藥物[(1)Everolimus(Afinitor®,癌伏妥)用於乳癌、(2)Regorafenib(Stivarga®,癌瑞格)用於大腸癌、(3)Crizotinib(Xalkori,截剋瘤)用於肺癌等],可以申請健保給..詳全文
癌症新藥普及誰來買單? - 跟不上癌症新藥研發速度的健保給付窘境   【文/ 癌症希望基金會學術委員/周志銘醫師】台灣創造了全世界最好的全民健保制度,一直是國人引以為傲的成就,然而在光鮮亮麗的背後,卻隱藏著同樣是眾人皆知,但大家刻意不去正視的醫療體系逐漸崩壞和健保財務搖搖欲墜的危機。孰令致之呢?簡單的說這是「俗又大碗」制度下的必然結果。就在我寫這篇稿子的同時,手機傳來全院待床數123人的簡訊,望著那因為護理人員不..詳全文
<--
0809-010-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