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新知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前官員公開抗癌心聲:只要活得夠久,就有新藥延命
【2017年6月19日/聯合報/李樹人】
曾任衛福部次長,且為血癌病友,現任國立陽明大學藥學系助理教授許銘能,在擔任「2017年癌症新藥更靠近、癌症新藥可近性論壇」引言人時,感觸良多,感謝食藥署快速核 准癌症新藥,健保署給予給付,否則14年來一千多萬元藥費,他怎有能力負擔。

許銘能首次公開自身抗癌歷程,他表示,確診罹患血癌時,心中一片空白,就像是被宣判死刑。當時心中最想問的是「可以活多久?」、「有什麼治療方式」,醫師給的答案是3年,唯一治療為骨髓移植,但有人一做了移植就死了。

幸運的是,許銘能骨髓配對成功,順利接受移植手術,移植後立即恢復正常,不過,醫師提醒仍有一成復發率,提醒他務必定期回診,但不幸的事還是發生了,在骨髓移植後的第10年血癌復發。

當時已有血癌用藥「基利克」,每天藥費近3千元,一個月8萬多,一年就要百萬元,所幸健保納入給付。許銘能說,吃了14年,光是藥費就高達一千多萬元,如果沒有健保,一般人那能負擔得起。

許銘能感謝當時食藥署官員,讓「基利克」提早上市,更感謝健保納入給付。在座談會現場,他為廣大癌友請命,希望新藥引進以及健保給付,速度可以更快,大幅減輕病友經濟負擔。

「只要活得夠久,上帝就會發明新藥,延長癌友生命」許銘 能說,罹癌迄今22年,透過骨髓移植以及抗癌藥物,讓他得以延續生命,繼續工作,接受挑戰。

許銘能提醒癌友,在抗癌成功後,應該讓人生更有意義,不要成為家庭及社會的負擔。另外,健保署及相關專家學者應找出一個平衡點,讓藥廠願意投注資金,持續研發新藥,且能盡快上市,讓癌友能夠續命,活的有品質、有尊嚴。
<--
0809-010-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