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新知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關鍵字
類別 子宮內膜癌 友善就業 多發性骨髓瘤 骨肉瘤 腎臟癌 飲食 新冠肺炎 腦瘤 精準醫療 鼻咽癌 頭頸癌 癌症保險 癌症新藥普及 癌症照護 喉癌 癌症防治 大腸癌 肺癌 膀胱癌 肝癌 乳癌 卵巢癌 淋巴癌 口腔癌 攝護腺癌 胃癌 甲狀腺癌 皮膚癌 食道癌 胰臟癌 子宮頸癌 血癌 神經內分泌腫瘤 其他
癌症保險抗癌小鬥士不可缺的經濟拼圖 癌症不是成人的專利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500名新發病的癌症兒童,每10萬名兒童就有13人罹癌(註1),癌症名列台灣兒少前五大死因(註2)。兒童罹癌的原因和成人大不相同,但對生活型態單純的兒童來說,癌症的發生多半是來自先天的基因突變或家族遺傳,且癌症類型多偏向於血液方面惡性疾病,雖然兒童的復原力較強,但難以倖免後續的併..詳全文
攝護腺癌「背痛」竟是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症狀!組合療法更能避免抗藥性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攝護腺癌排名台灣男性十大癌症第五名,平均每10萬男性就有29.4人罹患攝護腺癌;攝護腺癌也被稱為「長壽癌」,但醫師提醒,對於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的患者來說,一定要更積極的治療,才能有效延長生命與生活品質。大家對於攝護腺癌的印象,常常是癌細胞進展、擴散較慢,而且只要早期發現、治療,治癒機率相當高。對此,高雄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建旭表示,雖然不能說觀念錯誤..詳全文
甲狀腺癌甲狀腺異常「低碘飲食」這樣吃 醫師:碘131治療前後才需嚴格限碘 甲狀腺異常在台灣發生的比例約為每1000人當中有1人,發生機率女性大於男性,因為微量元素「碘」為甲狀腺素製造的原料,因此有些民眾會有疑問「是不是甲狀腺亢進就要少吃或不能吃?」「甲狀腺低下就要多吃一點嗎?」對此,國泰綜合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莉棋說:「只要是甲狀腺異常疾病都建議執行低碘飲食,而只有要進行碘131放射線治療的才需進行嚴格的『無碘飲食』。」甲狀腺異常都要低碘飲..詳全文
肺癌EGFR肺癌「腦轉移」機率高!雙標靶一線治療突破抗藥性困境 不管是空污、抽菸、油煙的問題,台灣始終難以擺脫肺癌籠罩的陰影,根據衛福部統計,肺癌仍是癌症死亡率第一名的癌別。因為早期症狀輕微常被忽略,7成患者診斷已經晚期,如果患者帶有EGFR突變更容易出現腦轉移。即使如此,知名胸腔科醫師仍呼籲病友積極治療、不放棄,「如今雙標靶運用在第一線,可延緩腦部惡化的時間,甚至有機會可以延長患者的壽命。」為什麼EGFR變異的肺癌患者容易腦轉移?專家剖析..詳全文
癌症照護【有愛無礙 因您存在】台中小站樓梯升降梯 安心行動不費力 癌症希望基金會台中希望小站在地深根第九年,至2021年服務超過5500位癌症病友,其中60%的年齡超過50歲、23%為第四期的癌症。每年超過70場次的活動在台中希望小站辦理,因著對知識的渴求與課程的多樣性,每周都有癌友來到小站投入各式各樣的學習。但是,主要的上課空間位於二樓,受限一樓到二樓有21個台階,樓梯角度約40度,對於體力虛弱或膝蓋不佳的癌友來說,走上二樓的體力與安全性備..詳全文
甲狀腺癌生活中想預防甲狀腺癌養好甲狀腺,謹記「三要、四少」! 【2018年12月4日/PTT新聞】甲狀腺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自2003年以來,新增病例上升了393%,並以每年17%的高增速增長,甲狀腺癌已經成為了現代人的高發病了。研究顯示,甲狀腺癌更是偏向年輕化、女性化,男女患此癌比例甚至高達1:4。而甲狀腺癌,大多是「拖」出來的! 甲狀腺癌早期具有隱蔽性,其中出現的甲狀腺結節、甲狀腺腫大等現象,讓不少人誤以為是小的甲狀腺疾..詳全文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癌友常見QA】莫德納疫苗(Moderna)的常見副作用有哪些? 癌症希望基金會醫護團隊提醒您據TaiwanV-Watch06/21資料,Moderna第一劑接種後,主要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80%)、疲倦(35%)、肌肉痛(28%)、頭痛(18%)與關節痛(5%);發燒(3.3%)通常不超過2天,其他有注射側腋下腫脹或壓痛(<5%)。這些症狀通常隨年齡層增加而減少,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參考資料:COVID-19疫苗知識就是力量&nbs..詳全文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癌友常見QA】聽說疫苗可能會引發嚴重的過敏性休克,是否可以先吃抗過敏藥(如 抗組織胺)預防呢? 癌症希望基金會醫護團隊提醒您目前美國CDC不建議接種疫苗前先吃使抗過敏藥。因為抗組織胺不能預防過敏性休克,如果預防性使用可能會掩蓋症狀,導致延誤診斷和處理過敏反應。此外,注射疫苗前不建議預防性使用普拿疼藥物,因為可能會影響免疫反應。(NEJMFAQ)參考資料:COVID-19疫苗知識就是力量 看更多【疫情期間癌友常見QA】..詳全文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癌友常見QA】 疫情期間,癌症病人嗎啡類止痛藥,同樣限制每2週回院領藥嗎? 癌症希望基金會醫護團隊提醒您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警戒,於疫情警戒標準第三級(含)以上,其癌症疼痛病人、非癌症慢性頑固性疼痛病人及末期居家病人使用成癮性麻醉藥品,如有實際醫療需求,建議可延長處方天數,每次處方口服、舌下劑以28日為限,穿皮貼片劑以30日為限!參考資料:台灣疼痛醫學會看更多【疫情期間癌友常見QA】..詳全文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癌友常見QA】接受乳癌荷爾蒙治療可以注射AZ疫苗嗎? 臺北榮總乳房醫學中心黃其晟醫師提醒您乳癌病患接受的內分泌治療(endocrinetherapy),其實是降低體內的雌激素濃度,與荷爾蒙補充治療是在提高體內的雌激素濃度,作用剛好相反。需注意的是,AZ疫苗有血栓風險,而乳癌內分泌治療的一線藥物:諾瓦得士錠(Novaldex,商品名泰莫西芬),剛好也有此風險,因此也會產生交互作用的疑慮。其實在東方人,諾瓦得士錠產生血栓的副作用非常罕..詳全文
<--
0809-010-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