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新知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關鍵字
類別 子宮內膜癌 友善就業 多發性骨髓瘤 骨肉瘤 腎臟癌 飲食 新冠肺炎 腦瘤 精準醫療 鼻咽癌 頭頸癌 癌症保險 癌症新藥普及 癌症照護 喉癌 癌症防治 大腸癌 肺癌 膀胱癌 肝癌 乳癌 卵巢癌 淋巴癌 口腔癌 攝護腺癌 胃癌 甲狀腺癌 皮膚癌 食道癌 胰臟癌 子宮頸癌 血癌 神經內分泌腫瘤 其他
卵巢癌高復發+高死亡率 突破晚期卵巢癌治療困境有解方 【2020年4月17日/健康醫療網】一名42歲的曾小姐(化名),因為不孕症求診,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不孕科醫師做了第一次不孕手術當中,發現左邊卵巢長了惡性腫瘤,立刻轉診至婦癌科治療。收治該病例的婦癌科主治醫師周宏學表示,原本想為曾小姐採取保育療法,開刀切除左側卵巢、保留右側卵巢,卻又發現其右側卵巢附近、以及腹腔還有散在性腫瘤。所幸在手術及化療後,曾小姐的腫瘤指數降到正常,電腦斷層..詳全文
肝癌演員陳熙鋒父因肝癌逝世 後悔罹B肝未定期追蹤 【2020年8月2日/健康醫療網】演員陳熙鋒父因肝癌逝世後悔罹B肝未定期追蹤戲劇演員陳熙鋒,現在主要活躍於電視劇,小時候便知道爸爸有B肝,因全家移民赴美疏於追蹤,直到身體不適回台檢查才發現得了肝癌,幾經治療2012年底還是不幸往生,他非常痛心和懊悔,如果早知道定期追蹤,悲劇就不會發生,並呼籲,B、C肝帶原病人一定要定期到醫院追蹤,做完整肝臟檢查,才是正確保肝之道,千萬不可誤信來..詳全文
飲食小黃瓜是最佳消脂菜!研究:還能防三高、預防癌症! 【2020年5月12日/HEHO】暑氣當頭,胃口不佳時,如果能有清脆涼拌的小黃瓜,是再適合不過的開胃小菜了。根據研究指出,現在正在盛產的小黃瓜不只好吃、消暑,在減肥、抗慢性病上,也是貢獻良多。95%都是水分!減肥神器小黃瓜多吃也沒有壓力大家常在生菜沙拉中看到小黃瓜,這更是減肥時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因為小黃瓜有相當高的含水量,大約95%都是水,100公克大約只有15卡。小黃瓜含有..詳全文
癌症新藥普及讓你一次搞懂「生物相似性藥品」是什麼 生物相似性藥品是什麼?來源:衛福部食藥署-何謂生物相似性藥品懶人包生物相似性藥品的定義生物相似性藥品係生物技術衍生之生物藥品,於品質、安全及療效,與我國核准之原開發廠商之生物藥品(或參考藥品)相似。但疫苗、致敏原產品、血液或血漿衍生製劑、其重組替代物,以及如基因或細胞治療產品等生物醫藥產品不適用。生物相似性藥品的研發目標及核准過程●須執行比較性試驗,證明其與參考藥品具高度相似性..詳全文
飲食降低40%肝癌風險!17萬人研究:豆類等 2 種食物天天都要吃 【2020年9月12日/HEHO】肝癌是肝臟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常見癌症的第五位,而致命癌症的第二位,在台灣、中國及日本等亞洲國家的發生率比較高。除了避免脂肪肝、肝炎,也可以透過飲食,降低肝癌的風險。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助理教授XuehongZhang的團隊在美國肝病研究學會(AASLD)旗下的期刊《Hepatology》上發表研究,他們對美國的衛生專業人員隨訪研究和..詳全文
肺癌肺癌早期發現是關鍵!台大醫師分析:你適合胸部X光檢查、電腦斷層還是低劑量電腦斷層? 【2020年9月20日/HEHO】統計顯示,30年來,臺灣肺癌的發生率增加了3倍,更可怕的是發生率還在繼續上升。而國健署的癌症統計顯示,國人被診斷出罹患肺癌時有6成左右是已經轉移,無法手術治癒的晚期(第四期)癌。在臺灣,剛診斷出肺癌的平均年齡是65歲,但是從55歲開始發生率就有快速升高的趨勢。臺大醫院新竹生醫園區分院院長余忠仁指出,目前常見的肺癌檢查,包括胸部X光、電腦斷層掃描..詳全文
其他精油怎麼用才正確? 芳香醫學助癌友 【2020年7月24日/癌症希望基金會整理】 歷史悠久的中醫作為輔助或主要治療,在西方醫學領域同樣有芳香醫學。台灣芳香醫學醫學會理事長-羅佳琳醫師建議,透過正確的使用精油,可協助癌友止痛、抗憂鬱…緩解癌症治療產生的副作用。 羅醫師說,芳香醫學在西方行之有年,尤其瑞士、法國,經過訓練醫師可針對病人實際需求開立精油等相關處方。與中醫相似同樣是從植物..詳全文
癌症新藥普及【抗癌攻略】癌症標靶治療新成員-生物相似性藥 【2020年9月25日/台北榮總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整理:劉惠敏】 分子生物學的進步,癌症治療藥物有更多選擇,「生物相似性藥」就是標靶治療的新成員。 標靶治療的作用機轉:餓死癌細胞抗血管新生阻斷訊息 腫瘤的快速生長分裂,往往有其中的腫瘤基因。目前已知肺癌、大腸癌、乳癌等中的腫瘤基因,就是科學家找到可治療的「靶」(標的),因基因工程的進步,科學家..詳全文
乳癌憂乳癌高復發率,婦人診間崩潰!醫建議:口服輔助治療降低復發 【2020年10月2日/HEHO】一名45歲的陳女士被診斷罹患早期HER2陽性乳癌,病患在完成術後標準療程輔助治療後仍有極大的不安與焦慮感。生病後重返職場的壓力再加上疾病產生的恐懼,導致她內分泌失調,時常惡夢和失眠。早期乳癌的高復發率也讓陳女士擔心,假如有一天疾病再臨她會失去生命,也沒有辦法陪伴就讀國中的女兒考上理想的大學,種種的心理壓力,讓她幾度失控在醫護人員面前崩潰大哭。中..詳全文
癌症防治這 3 種天天接觸的物質正在摧毀健康!《刺胳針》:肥胖、不孕、癌症都有關 【2020年7月29日/HEHO】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但是生活環境卻越來越糟,各種疾病和災難更加頻繁地出現。與百十年前相比,我們似乎正生活在一個更加惡劣的世界,各類化學合成物質的廣泛使用似乎正在改變著我們的體質,摧毀著我們的健康。7月21日,《刺胳針•糖尿病和內分泌學》發布的一篇文章,分析了在工業和家庭用品中常見的化學合成物質及其對人類健康..詳全文
<--
0809-010-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