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新知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關鍵字
類別 子宮內膜癌 友善就業 多發性骨髓瘤 骨肉瘤 腎臟癌 飲食 新冠肺炎 腦瘤 精準醫療 鼻咽癌 頭頸癌 癌症保險 癌症新藥普及 癌症照護 喉癌 癌症防治 大腸癌 肺癌 膀胱癌 肝癌 乳癌 卵巢癌 淋巴癌 口腔癌 攝護腺癌 胃癌 甲狀腺癌 皮膚癌 食道癌 胰臟癌 子宮頸癌 血癌 神經內分泌腫瘤 其他
其他細胞療法的可行性 【2019年1月10日/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專任主治醫師謝政毅】 細胞治療或稱再生醫療,廣義是從軟骨、皮膚、間質細胞、到幹細胞種種產品運用包羅萬象,而本文所論強調在癌症治療。 緣起:一、多國已如火如荼進行研究並通過多種細胞治療產品,如歐盟(10種)、美國(16種)、加拿大(1種)、亞洲的紐西蘭(2種)、澳洲(2種)、日本(4種)、韓國(16種)、新..詳全文
飲食維持體重 癌症治療不打折 【2019年1月17日/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曾有一名鼻咽癌病患因為不信賴常規醫療,企圖透過飢餓療法改變體質,控制癌症。結果在短時間內體重驟降了10%,產生癌症惡病質,後來在醫護人員衛教下,接受常規醫療,並透過藥品改善體質及食慾,才逐漸恢復體重及體力,原本要透過輪椅才能行動,現在活動力大幅好轉,甚至與往常無異。 癌症時鐘快轉勿信飢餓療法 維持體重癌症治療不打..詳全文
癌症防治癌症雖然可怕,但更恐怖的卻是死亡率超過4成的感染! 【2018年11月27日/HEHO/陳亦云】相信一般人都是聞癌色變,在確診後的癌症病患都會採取包括手術、化療、放療或是標靶與免疫療法等方式對抗癌症,很多癌症在治療後的5年存活期比例都不差,像是甲狀腺癌患者的10年存活率更是超過9成,但造成癌症病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則是「感染」,根據臨床統計,感染是造成40-65%癌症病患死亡的原因。 癌症病患因白血球減少或使用藥物而易..詳全文
飲食癌細胞能被餓死嗎? 醫:少吃無法抗癌! 【2019年1月24日/健康醫療網/曾正豪】癌細胞能被餓死嗎?坊間瘋傳斷食法可以餓死癌細胞的說法,許多癌症病友群起仿效,但醫師提醒,若盲目減少飲食攝取量,小心餓不死癌細胞,反而讓自己先餓死! 抗癌謠言滿天飛誤信恐加速癌症惡化 台灣癌症人口逐年增加,根據癌症登記報告,105年癌症新增人數已達10萬5832人,平均每4分鐘58秒就有1人確定罹癌。許多人獲知罹癌後..詳全文
多發性骨髓瘤多發性骨髓瘤的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 【2019年2月22日/國際新知】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在骨髓中發展的血癌,骨髓是紅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和血小板等各種類型細胞的家園。漿細胞是一種白血球,可以產生抗體來抵抗感染。當這路徑變得混亂時,將會有不受控制的漿細胞產生。癌症或惡性漿細胞稱為骨髓瘤細胞。骨髓瘤被稱為“多發性”,因為骨骼中經常出現多個斑塊或區域。【影片】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運動處..詳全文
食道癌治療食道癌還能正常飲食嗎? 【2019年2月17日/健談/吳思遠醫師】食道連結口腔與胃部,也是正常進食的必要通道;然而,食道癌的患者治療後仍能正常飲食嗎?萬芳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吳思遠醫師/醫學博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表示,其實食道癌患者患病後是否能正常飲食主要與腫瘤的大小有關,一般來說,若腫瘤體積小基本上不會影響進食,但若腫瘤佔據食道管一半以上時,患者往往會感到吞嚥困難,甚至嚴重影響進食。&n..詳全文
食道癌【嚴凱泰癌逝】食道癌是無聲癌症 醫:一旦發現已晚期、預後不佳 【2018年12月3日/蘋果即時/沈能元】資深藝人安迪罹患食道癌第三期,上月7日因腫瘤壓迫呼吸道導致昏迷,不幸於昨早病逝,享年57歲。今驚傳裕隆董座嚴凱泰今天下午也因食道癌病逝北榮,據傳他在2016年發現罹癌,雖積極治療,仍在今天不幸病逝,享年54歲。北榮不具名的醫師說,嚴凱泰食道癌病情始終還算穩定,但2~3個月前,病情開始惡化,上周住進台北榮總,但癌細胞擴散到腦,今天下午因多..詳全文
其他化療病人易感染 宜少探望 【癌症希望基金會希望會刊/作者王一昕】因為乳癌而持續化療中的伍芳(化名),又要開始一輪為期約3週的新療程,根據過去的經驗法則,她向周邊的親朋好友下了為期一週的「拒訪令」,因為化療之後的第一週是她的「冬眠期」,在身心皆脆弱不適的情況中,她不希望還要花心力去面對他人,即使是來自親友的關心;第二週開始,是她和朋友們相約戶外踏青的活動期;到了第三週,則是可以恢復和朋友聚餐、好好吃幾頓,..詳全文
其他【謠言終結站】氣切終身臥床? 醫:錯誤迷思 【2018年12月18日/自由時報/記者萬于甄】醫師臨床發現,許多年長者認為,「替親人做氣切,等於是要患者一輩子躺在病床…」;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說,這是錯誤的迷思,通常是患者本身的疾病已需長期插管照護才會建議氣切,而非氣切導致患者長期臥床或者昏迷不醒。多打開一個呼吸通道不影響病況不少民眾受到連續劇的影響,誤認為「重症患者進行氣切,手術後就無法醒來..詳全文
癌症防治20-35歲,我應該做什麼健康檢查? 【2018年12月17日/HEHO健康】其實,20到35的年齡的人,因為較年輕,身體的狀態普遍較好,需要比較注意的項目,包含了三高檢查、家族史相關疾病以及各種感染問題。成大醫院家醫科醫師吳至行指出,美國的國家單位USPreventiveServicesTaskForce建議,18歲以上的成人開始進行血壓、抽菸、酒精使用,及代謝症候群、肥胖等篩檢;女性在21歲以上要進行子宮頸癌、..詳全文
<--
0809-010-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