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新知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關鍵字
類別 子宮內膜癌 友善就業 多發性骨髓瘤 骨肉瘤 腎臟癌 飲食 新冠肺炎 腦瘤 精準醫療 鼻咽癌 頭頸癌 癌症保險 癌症新藥普及 癌症照護 喉癌 癌症防治 大腸癌 肺癌 膀胱癌 肝癌 乳癌 卵巢癌 淋巴癌 口腔癌 攝護腺癌 胃癌 甲狀腺癌 皮膚癌 食道癌 胰臟癌 子宮頸癌 血癌 神經內分泌腫瘤 其他
其他睡太少、睡不好!長期睡眠混亂 罹癌機率高 【2019年02月11日/TVBS/蔣志偉 】睡眠品質非常重要!但您有好好仔細算過每天平均大約睡幾小時嗎?醫師說睡眠大約佔人體自然作息三分之一以上時間,如果睡眠不佳會引起「皮質醇」無法正常分泌,容易提高罹癌風險,美國癌症協會建議改善睡眠技巧,除了要有規律作息、中午過後避免攝取咖啡因和酒精。醫藥記者蔣志偉:「現代人不是睡太少,就是睡不好,而現在美國研究指出了,睡眠品質差..詳全文
癌症防治抗癌不敵病魔案例多 身體免疫扮演重要角色 【2019年1月16日/今日新聞/記者林雁茹】食道癌在國內每年新增約2400名患者,其中超過9成為男性,名列台灣男性癌症死因第5位,治療預後極為不佳,全球不分期平均5年存活率不到2成。去年底藝人安迪與裕隆董事長嚴凱泰皆罹患食道癌,經歷多次化療,病情時好時壞,反覆不定,無奈最後仍不敵病魔,相繼離世。 在台灣,癌症用西醫治療是主流,西醫抗癌已發展出手術、放療、化療、標靶治..詳全文
多發性骨髓瘤多發性骨髓瘤的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 【2019年3月23日/國際新聞】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在骨髓中發展的血癌,骨髓是紅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和血小板等各種類型細胞的家園。漿細胞是一種白血球,可以產生抗體來抵抗感染。當這路徑變得混亂時,將會有不受控制的漿細胞產生。癌症或惡性漿細胞稱為骨髓瘤細胞。骨髓瘤被稱為“多發性”,因為骨骼中經常出現多個斑塊或區域。 全世界約有230,..詳全文
胰臟癌青少年肥胖別輕忽 成年胰臟癌風險恐增4倍 【2019年3月26日/健康傳媒/陳如頤】小時候胖,長大可能還是胖,甚至提高罹癌風險。國外研究發現,青少年肥胖,未來恐將增加4倍胰臟癌風險。根據《全球醫藥新知》關於「青春期的體重可能會影響成年的胰腺癌風險」的報導指出,體重過重、肥胖,甚至比正常體重還重一點,都會增加胰臟癌風險,該研究已於日前發表於美國癌症協會期刊《癌症》。 據統計,胰臟癌位居全球癌症死亡排行榜第6名,..詳全文
其他罹癌是生命的轉彎 抗癌路上更坦然 【2019年2月13日/潘俊瑋口述/癌症希望基金整理】「這種事怎麼會發生在我身上?一定是醫生搞錯了吧!」震驚、錯愕,是許多癌友在得知自己罹癌後,常有的共同反應。諮商心理師潘俊瑋指出,根據實務觀察,大多數人得知自己罹癌後,可能有的悲傷反應四階段:癌友們可能好一段時間,都會在這四種階段的情緒之間來回擺盪,身旁親友的諒解與鼓勵,是癌友們在抗癌路上最重要的精神後盾。罹癌後四個階段反應潘..詳全文
其他症治療造成記憶力大衰退?用這些方法重建生活能力 【2019年2月14日/HEHO/李珮諠】接受過癌症治療的病友們是否有這種感覺,在接受化療後,記憶力變得很差?不但很健忘,連平時拿手的事情好像都做不好,並且就算已經完成治療了,卻覺得生活回不到從前,自己彷彿變得很笨拙… 根據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2018年發佈的癌友生存指南中指出,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癌症患者的確會出現認知功能障礙。不管是透過測驗評估,還是患者..詳全文
腎臟癌腳痛以為關節出問題 竟是腎癌轉移! 【2019年1月24日/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66歲的王先生4年前腳痛就醫,原以為是膝關節退化,竟發現是腎癌轉移髖關節,趕緊手術切除左腎保命。王先生說,開刀前腳一直很痛,以為像老人家膝關節缺少鈣質、退化,走路很痛苦。術後轉移部位還是痛到難走路,醫師建議用雙重免疫療法治療,5次療程後控制了癌細胞,腳不痛了,終於能好好走路。 雙重免疫療法根除腎細胞癌有望 ..詳全文
癌症保險〈保險這樣買〉2019年癌症險全面改版 完善規劃保險有一套 【2018年1月2日/鉅亨網/記者陳慧菱】保險局避免民眾申請防癌險的理賠認定有爭議,2019年元旦起統一癌症險定義,也就是說,新癌症險定義與重大疾病險歸於一統。癌症保險可以如何規畫?保險業者表示,利用一張癌症醫療險,搭配一張一次性給付癌症險或重大疾病險最完善,因此,了解新的一年,癌症險的新定義尤為重要。 癌症已蟬聯35年成為國人10大死因的首位,平均每個癌症家庭一年就..詳全文
癌症防治染髮會不會致癌?聽聽專家怎麼說 【2018年12月26日/三立新聞/記者郭奕均】這年頭不少人都會染髮,有些人是為了造型,有些人是為了遮白髮,但坊間染髮材料和技術百百種,大家最擔心的,就是染髮到底會不會致癌?曾有人警告,常常染髮會導致罹患肝硬化或是膀胱癌,這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對此不少醫師和學者都有做研究和解釋。 ▲專家建議,與其勸大家不要染髮,不如提醒七大安全染髮關鍵。綜觀專家研究解析,目前沒有確定..詳全文
癌症保險面對疾病 台灣人兩個運用保險的矛盾行為 【2019年2月21日/自由評論網/癌症希望基金會專員巨蟹座希希】星座專家薇薇安因乳癌香消玉殞還記憶猶新,約莫才兩年光景,才女作家李維菁罹癌休克辭世、藝人安迪及台灣汽車龍頭嚴凱泰因食道癌驟逝等新聞,再次令人噓唏。癌症對生命造成的威脅,背後更隱藏著對家庭的不安與壓力。尤其是年輕罹癌,正逢夢想進行式的青壯年,或仍在就學的莘莘學子,或還是孩子仍在嗷嗷待哺、陪伴成長的新手父母,癌症的造..詳全文
<--
0809-010-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