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新知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關鍵字
類別 子宮內膜癌 友善就業 多發性骨髓瘤 骨肉瘤 腎臟癌 飲食 新冠肺炎 腦瘤 精準醫療 鼻咽癌 頭頸癌 癌症保險 癌症新藥普及 癌症照護 喉癌 癌症防治 大腸癌 肺癌 膀胱癌 肝癌 乳癌 卵巢癌 淋巴癌 口腔癌 攝護腺癌 胃癌 甲狀腺癌 皮膚癌 食道癌 胰臟癌 子宮頸癌 血癌 神經內分泌腫瘤 其他
其他癌症化療有效嗎?讓證據說話 【2017年7月10日/照護線上/陳三奇醫師】談到化學藥物治療(簡稱化療),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畫面就是:掉頭髮、噁心嘔吐、全身虛弱下不了床。許多宣揚另類療法的「老師」,主張化療會降低人體免疫力,抵抗力下降之後讓癌細胞長得更快,加速死亡。但事實上是這樣的嗎?其實,化療在癌症治療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依據癌症的嚴重度,化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這些所謂的「老師」不會告訴你這些,他們可能根本..詳全文
癌症照護癌症治療遵醫囑 減少副作用發生 【2017年11月16日/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癌友錯誤用藥 小心反影響病情臨床上,許多癌症病友常因用藥知識不足,造成錯誤使用藥物,導致出現副作用;一旦副作用增加,就可能會影響患者遵照醫囑服藥意願,中斷療程,若放棄正規治療,就恐影響後續病情。藥師特別提醒,癌症病友和家屬應充分了解癌症藥物及副作用,並且遵照醫囑服用,才能減少副作用發生。口服藥勿擅自調整藥量 小心引起副作用癌症治..詳全文
癌症照護照顧病人也要照顧自己 【2017年7月/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諮商心理師葉北辰】家屬在照顧病人時,往往因為太過關心病人而忽略自己,把病人的需求放到最大,卻忽略自己的需求,變成一種失衡的照顧關係,他們忘記自己也是活生生的人,會疲倦,要吃飯休息,有自己生活的其他面向要處理。比較適合的照顧關係應該是病人和照顧者能夠有好的傾聽與表達,同理地溝通,以共同合作的態度面對抗癌之路。所以,當家屬在照顧、陪伴病人的過程..詳全文
飲食餓肚子可增強抵抗力 營養師說沒根據 【2017年1月14日/中央社/陳偉婷】網傳不吃晚餐可減少脂肪堆積,飢餓能增強抵抗力;營養師說,少吃一餐不一定瘦得快,且長期不吃晚餐,可能讓身體肌肉減少,免疫力下降,人也會疲倦無力。有民眾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網站提問,「晚飯不吃,餓可以治百病?」內容提到網路流傳,不吃晚餐可以減少脂肪堆積、讓腸胃適當休息,在餓的情況下抵抗力愈好,這些是不是真的?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陳燕華答覆表..詳全文
食道癌食道癌病友營養流失癌症之冠 營養師推健康食譜 【2016年07月18日/ETTODAY/生活中心】癌症患者常有因食不下咽而造成營養流失的情況,其中以食道癌病友為營養流失之冠。台中榮總蔡岱蓉營養師特別針對食道癌病友的吞嚥困難、化療不適等問題設計了一系列易吞嚥的食譜菜單,主張以點心搭配主食,讓病友們可以重拾健康身體。臺中榮總外科部主任徐中平表示,食道癌的病友多半因感吞嚥困難而就醫,但超過70%患者發現時已是第三期(淋巴轉移)。..詳全文
皮膚癌炎夏勿過度曝曬!小心皮膚癌上身 【2016年07月06日/健康醫療網/張玉櫻】經年累月的陽光曝曬是皮膚的一大隱藏殺手,從年輕開始,長期紫外線的過度傷害造成皮膚角質細胞細微病變的累積,在年老時慢慢產生肉眼可見的皮膚病變。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鄭百珊指出,這些病變輕則是癌前病變(日光性角化症),重則是鱗狀細胞癌、基底細胞癌等等。但是,皮膚的病變往往因為不痛不癢,被認為這只是「老化」、「老人斑」、「皮膚差」而已..詳全文
淋巴癌牙齦腫痛、鼻子出血…竟是淋巴瘤 【2016年3月23日/華人健康網】 1名36歲李先生平日生活作息正常,沒有不良習慣和家族病史,去104年初卻陸續出現腰痛、牙齦痛、鼻子出血、嘴唇發麻等症狀,哪裡痛就看哪科,被分別懷疑罹患牙周病、鼻子過敏和三叉神經痛等病,沒想到3個月後做綜合檢查證實罹患少見的勃氏淋巴瘤,所幸經對症治療,目前癌細胞已不見蹤影。 少見勃氏淋巴瘤正確診治提高預後效果台中慈濟醫院血..詳全文
攝護腺癌轉移性攝護腺癌 化療後新藥納健保給付 【2015年4月22日李盛雯/中國時報】63歲蔡先生3年前因近尾椎部位劇烈疼痛送醫,發現第4期攝護腺癌且轉移骨頭。骨轉移的疼痛折磨令他在門診掉下男兒淚,甚至1個月無法睡覺,沮喪到交代遺言。後來醫師建議使用口服新型雄性素合成抑制劑,癌指數降至0.3,大幅緩解骨骼疼痛,治療現轉機。攝護腺癌是男性第5大癌症,每年新增近5000名病例,其中1/3發現時已轉移。台中榮總泌尿外科、攝護腺疾..詳全文
大腸癌國人10大癌症 大腸癌連七年居首 【2015年4月15日李樹人/聯合晚報】 癌症時鐘再度快轉,衛生福利部上午公布101年新發生癌症人數及排名,當年度癌症患者新增9萬6694 人,平均內每5分鐘26秒就有一人罹癌,比100年快了14秒,大腸癌連續七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首位,甲狀腺癌首次進入十大癌症排行榜;專家分析,不良生活習慣是國人罹癌禍因。統計顯示,從粗發生率資料來看,國人每10萬人中約有41..詳全文
癌症防治提升癌友復原力 醫社合作是關鍵 【2016/08/01/癌症希望基金會】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2013年台灣每5分18秒就有一人罹癌;目前全台癌症病人預估有55萬人,在醫療技術不斷進步的情況下,癌症已非絕症,超過半數癌症患者可存活超過五年,逐漸朝向慢性病發展。如何有效延長癌友的存活期,同時爭取高品質的生活,是癌症治療的最大目標。根據調查,癌症患者從確診、治療到康復等各階段,有九成會經歷身心困擾,有一半患..詳全文
<--
0809-010-580
-->